軋制過程中出現的打滑現象,即帶材和軋輥之間發生的相對滑動,其實質是帶鋼的變形區完全由前滑區或后滑區所取代。發生打滑現象輕則影響帶鋼的表面質量和產量,重則引起斷帶堆鋼事故,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往往簡單的以前滑值或者中性角絕對值的大小作為判斷打滑出現概率的依據,認為前滑值或者中性角越小,越容易出現打滑現象。其實,這是極不科學的。例如,對冷連軋機而言,最末架的中性角、前滑的絕對值應該遠小于前幾個機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該機架最容易發生打滑。
(1)軋制速度
隨著軋制速度的增加,潤滑油膜的厚度增加,摩擦系數減小,打滑發生的概率加大,軋制過程變得不穩定。但是由于現代軋制生產中,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實現高速軋制已經成為各生產線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在防治打滑時不應該以犧牲速度作為代價。
(2)潤滑制度
包括潤滑液的品種、濃度、溫等,它們通過粘度的變化來影響潤滑油膜的厚度。對于冷連軋機而言,潤滑制度的選擇起著關鍵的作用,是防治打滑的主攻方向之一。通過分析可以知道,隨著潤滑液粘度的增加,潤滑油膜的厚度增加,摩擦系數減小,而且,隨著濃度的提高和溫度的降低,潤滑液粘度增加。這樣,針對冷連軋機容易發生打滑的機架(通常是倒數第二架),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潤滑液的濃度以及提高潤滑液溫度來防治打滑。